50多天后,与游人见面的上海世博会核心展馆——主题馆,将出现一幕这样的场景:
一幅地图:黑暗中,穹顶上的“星星”慢慢闪亮,那是荒原上最早出现的人类村落。“星星”由小变大、由少变多,成为一个个城镇。不知不觉中,“繁星”闪烁,那是城市在不加节制地急剧扩张……
蔚蓝色地球:转瞬即变,过度砍伐造成水土流失、河流干涸,大片大片的“沙漠黄”分外刺眼;工厂排放,温室效应,又让地球“烧”成了可怕的红褐色;最终,通过绿色能源、污水和垃圾治理,一个生态桃花园重回人间……
“城市•生命”、“城市•人”、“城市•地球”,在城市的宏大背景下,上海世博会通过对城市“足迹”的追寻、城市现状的拷问,来激发全世界对现实城市的反思与“未来之城”的畅想。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文明或将由此打开一扇“新窗口”。
中国展馆东方之冠将是最人们的展馆,预计每天接待5万名游客,团队可提前预约参观,而个人只能到现场预约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自5000年前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诞生,它便记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冀和抱负。“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古希腊先哲的这一城市“命题”,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世博会诞生159年以来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
“城市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如果上海能对新世纪城市发展提出新主张,把应对城市化的办法和前景呈现在世界面前,一定会受到欢迎。”国际展览局主席吉尔斯•诺盖斯在中国申博之初时强调。那么,上海世博会又将如何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呢?
徜徉于上海世博园区,目之所及,那恢宏而震撼的冲击感扑面而来。在“城市”主题统领之下,“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以及“城市和乡村的互动”,五个副主题从不同的侧面生发开去,集中回答了三个“城市天问”: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为了更全面、充分地演绎主题,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凝聚全球智慧,在黄浦江两岸共设立了五个主题馆,分别是“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地球”馆、“城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
“城市•人”馆,通过来自中国郑州一户四世同堂家庭、荷兰鹿特丹单亲家庭、美国凤凰城标准四口之家、澳大利亚移民家庭以及来自巴西圣保罗、加纳特马市家庭等6大洲、6户不同类型家庭的家居、工作、交往、学习和健康的实景展示,生动演绎了“城市•人”的寓意。而“城市•生命”馆则着重展示城市如同一个生命活体,城市生命的健康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呵护。“城市•地球”馆主要提示人类、城市、星球是共赢、共生的关系。“城市•足迹”馆探究城市历史的轨迹,揭示人类文明的智慧;“城市•未来”馆展示人类梦想,引领城市未来。
白云造型的中国航空馆
“未来”的预演:“城市最佳实践区”
世界已经进入“城市时代”,如今,地球上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文明已经成为社会主导文明,但是,城市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层出不穷、日益尖锐:从空间形态到运营管理,从生态环境到产业发展,从开发建设到历史文物保护,交通难、住房难、城中村改造难……
城市何处去?被誉为世界博览会历史上一项创举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发人深省,给人启迪。目前,50个全球公认的、具有创新意义和示范价值的城市保护及开发案例,正在上海世博园紧张建设、布展。
“城市最佳实践区”是一个模拟城市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功能的综合街区,不仅集中展示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各种创新和有价值的实践方案,还将为来自世界各城市的代表提供一个交流、探讨城市发展经验的平台。
马德里“竹屋”和“生态气候树”正是这一平台的代表。据马德里全球战略和国际活动局局长伊格纳西奥•尼诺介绍,“竹屋”的原型是马德里南部的一片居民廉租房建筑,其外部被一层竹皮包裹,能起到遮阳、防晒、保温、除噪的作用。“生态气候树”则是马德里生态大道上的三座树状展馆之一,实际上是一个十边形的钢结构建筑,“树冠”上还包裹了一层巨大的银色薄膜,“树”顶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实现内部能源自给。
“‘生态气候树’的创意反映了人们对城市梦的反思。”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
100多年前,中国现代意义的城市在上海出现。差不多同时,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追寻城市梦的过程中开始了对世博梦的“遥想”。无论是清末工商巨擘郑观应,还是大思想家梁启超、小说家吴趼人、陆士谔,他们大胆预言在上海举办“大博览会”,本质上折射了人们对农耕文明的扬弃,对工业化潮流下城市文明的憧憬与追寻。五四之初,郭沫若在《女神》、《星空》等诗集中也萌动着崇拜现代工业成果的强烈的城市意识。
但梦想毕竟不是现实。城市规划专家王振亮博士指出,城市是人们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生存载体和精神寓所,其自身也需要扬弃。“城市最佳实践区”对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借鉴意义。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基本经历三个阶段:财富城市、“广场”城市、“书香”城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平衡、友好相处,应是城市建设与发展永恒的追求。无疑,‘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了一个借鉴的窗口。”
夜晚世博场馆演绎灯光秀
令人神往的“未来之窗”
在世博会历史上,中国能首开先例,将“城市”作为一届世博主题,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运营、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世界的认同。
而即将开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给“城市”、“生活”带来些什么,又会留下些什么?
世博会不只是一项对现实的投资,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投资。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馆部助理部长许润禾介绍,针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未来的城市化浪潮,上海世博会力求在如下方面展示新的城市文明:“城市时代”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城市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继承;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理解;同时,交流和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促进城市科技创新以及民众对城市发展良性模式的认识。
“紧扣当今世界脉搏,我们期望上海世博会能为中国、为世界今后城市文明的提升和重塑打开一扇新窗口。”许润禾说。
当你亲临世博园区已建成的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当你乘上氢能源车体验世博园区内公交零排放,当你注意到官员、学者谈起和谐城市时充满希望的眼神,你会深切地感到:一切皆有可能!
上海世博会伦敦“零碳馆”就是一个代表。“零碳馆”项目负责人陈硕介绍,展馆原型来自位于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能源发展”生态村。利用太阳能,“零碳馆”的墙体会发光、窗户能“发电”;馆内所需的热能,可以通过“生物能热电联产系统”,对餐厅内各种有机废弃物、一次性餐具等降解获得。参观者不仅可以亲眼看到这些低碳技术,还可以通过碳测系统了解自己的节能减排记录。
专家们期许,透过“科技世博”、“绿色世博”、“人文世博”这扇窗,未来的城市应是更加注重并提升生态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既要增强生态意识,还要培育‘人态意识’。人要与自然、万物相和谐,人还要与历史文化相和谐。在传承中保持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说。
畅想未来之城“文明”,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源培则认为应是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融于一体,其表述为:形态文明,指建筑、硬件设施,要“世界一流”,同时也要“环保一流”;功能文明,突出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素质文明,重在对知识、情意与理念的把握。而这,恰是上海世博会可能留予人类最宝贵的“馈赠”。
低碳世博:全部用LED灯饰的世博轴阳光谷
看热闹也要看门道
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披露
世博会与奥运会和世界杯并称为国际三大盛事,对于奥运会和世界杯人们已经熟知,而对于世博会或许还比较陌生,去世博会究竟看什么,已经成了普通百姓很关心的事。
上海世博会作为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至少有六大精彩看点:看中华、看世界、看创意、看文化、看科技、看发展。
建设中的上海世博会园区
城市巨变看中华,聚焦智慧世博
2010年世博会上,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题的中国国家馆,将在巨大的“东方之冠”里展演一场寻觅之旅。“中华智慧”是博大精深的,如何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面对这个巨大的命题,影像成为策展者诠释的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最为直观和有效的。
搭乘电梯,参观者可以直奔49米展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其面积达8500平方米,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在领略“东方之冠”壮阔内景的同时,参观者也将犹如电影院的观众一般,期待一部“大片”的上演。
当然,这个主展厅绝非普通的影厅,它要揭示的,正是中国城市三十年的“巨变”。改革开放30年,3亿人移居城市,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成就,将通过电影艺术,被诗意地展现。在短短数分钟里,参观者将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波澜壮阔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从中体会“中华智慧”的真谛。
南瓜制作的中国馆模型
文明成果看世界,瞩目经济世博
每一届综合类世博会都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从电灯、电话、蒸汽机、汽车、火车、飞机到航天器等人类文明成果,几乎都是首先在世博会上展示。新科技、新观念、新发展模式共同构成了世博的精彩,其中肯定蕴含着许多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和要素,相信能够被各省区市、各国和各地区来的参观者的慧眼所发现、所欣赏。
我国正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世博会作为人类科技、思想、文化精华的集中展示,必将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
韩国馆
各国展馆看创意,品味精彩世博
从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上惊艳亮相的水晶宫开始,历史上每一届世博会都会有一些建筑领先时代潮流,成为经典。在上海世博会中,由于中国馆以外的所有国家馆都是临时性建筑,世博会后将全部拆除,让这些闪现人类智慧的设计项目如昙花一现般珍贵。全球创意,将从未如此集中在一个“点”上。
不妨去看看英国馆,外部由大量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组成。每根触须顶部都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颜色和信息。当风一吹动,英国馆就像一个会发光的盒子。 投资近2亿元的西班牙馆,怎能不瞧一瞧,8500平方米的展馆由万千柳条“编织”而成,俯览就像是一个形状独特的篮子;瑞士馆的展馆设计也十分新颖,幕帏主要由大豆制成,既能发电,还能天然降解。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展馆更是磅礴大气,“东方之冠”已成为第一热门大馆,而包括演艺中心、世博中心在内的“一轴四馆”,个个都别具特色。
不夸张地说,届时,去上海就能周游世界。
黄浦江畔世博各主场馆进行灯光调试
综观全球文化,享受快乐世博
世博会期间,除展览馆的展示以外每天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活动将超过100场,总数将超过2万场次。演艺活动关键词多达20个:主题、首演、名人名团、本土特色、时尚、奖项、街头巡演、艺术节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创新、启迪、开闭园活动、同城效应、创意、传递、互动、合理、艺术展览和科技含量。届时,观众还有机会看到众多国际巨星、名人的精彩演出。
许多国家还第一次将其国宝带到世博会上。如丹麦国宝“小美人鱼”铜像、法国国宝级名画等。
世博菜肴
体验科技进步,感受创新世博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展示,特别是企业馆,是历届世博会的亮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不例外。
世博会上,各参展国将会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展示和主题的演绎。目前已经有17家企业或企业联合体确认建馆参展上海世博会。其中既有上汽和美国通用汽车的联合体,也有中国航空、中国航天等,相信一定会让参观者一饱眼福。
中国作为组织者,始终将“科技世博、低碳世博”的理念贯彻在规划、建设、运营、展示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世博科技应用至少有以下亮点:一是太阳能应用,园区内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5兆瓦,这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二是氢能源车、超级电容车等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将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三是新型半导体LED照明系统的大规模集中使用;四是4G移动通讯技术、门票RFID技术等最新信息科技的实际应用。此外,生态节能建筑、垃圾气动收集、江水源热能采集等新技术也在世博园内广泛应用。
直升机空中巡逻世博园区
未雨绸缪看发展,体验和谐世博
最后是看发展。世博会是一个长见识、开眼界的地方。世界上最超前的发展理念,最成功的探索和实践都将汇聚此地。 此次上海世博会的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就是这方面的一大亮点。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设立是上海世博会的一项创举,这也是150多年世博会的历史上,第一次给城市提供独立参展世博会的机会。
据了解,“城市最佳实践区”通过国际遴选委员会的遴选,选出了15个实物建设案例、40个展馆案例,其中有10多个是中国城市申报的案例。国内申报的案例中,上海的“沪上生态家”、成都的“活水公园”、澳门的“德成按”入选建筑实物案例,香港、台北、天津、广州、杭州、苏州等城市案例入选展馆展示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