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世博风景线系列之二:世博倒计时,展馆新焦点

    再过一个多月,中国将兑现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向世界奉献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人生中的诸多第一次总是会被人铭记。对于第一次走进中国的综合类世博会,同样也得到了国人疯狂般的期待与幻想。如果可以把上海这座城市比喻成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世博会就是俏姑娘头上的那个花冠——不仅惹人眼球,更让人浮想联翩,而世博会上的各个展馆,就是组成花冠的花朵,竞相争奇斗艳。
    1851年,一位英国贵族园艺师,创造性地把花房式框架玻璃结构运用到设计中,以铸铁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造了一座名为“水晶宫”的建筑,一扫欧洲传统的石砌风格,令18世纪的人们眼前一亮。而“水晶宫”也正是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时所建造的场馆。
    时光荏苒,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由中国上海主办的2010年世博会即将揭开面纱。此次在场馆建设方面,作为永久性建筑保存下来的有“一轴四馆”(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而包括各国参展方自行设计建造的60座展馆(42座国家馆,18座企业馆)、我国提供的42座租赁馆,以及11座联合馆在内的“临时建筑”,根据国际展览局规则和世博会惯例惯例,将在世博会后被拆除。
    也因此,这些造型新颖、独具创意的建筑大部分只有不到200天的寿命,要想一睹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就得把握时机了。

    中国馆:造一个建筑,让老外膜拜中国历史
   主题: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造型亮点: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世博轴东侧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中,最瞩目的还是中国馆,它将是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
    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它的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将高耸的国家馆比喻成华冠和天,把汇聚人流的地区馆比喻为四方和地,寓意就是“天下粮仓、富庶四方”。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中国馆的建筑图自一公布就引起了外媒的关注。美国CNN说,中国馆是“最漂亮的结构”。法国媒体评论说,中国的世博会将是第一个环保的绿色世博会,中国馆内的一切设计也很接近这个原则。中国馆馆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节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外媒还评价说中国馆会成为一道“永远的新地平线”。并且中国馆将给人“有吸引力、一体化和智能化”的感受,“中国馆”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

3站穿越中国城市千年

    中国馆共有三层展区,从上到下分别为49米层核心展区《东方足迹》,41米层体验展区《寻觅之旅》,以及33米层功能展区《低碳未来》。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如果你进入中国国家馆,首先要乘电梯直达上层核心展区,非常规设计的“影院”将先声夺人。8分钟的影片将以一种诗化方式,展现中国当代城市化的进程。可别以为这是普通的环幕影院,这里的银幕除了前、左、右三面外,头顶上的穹幕将一起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走出“影院”,可别以为时空穿越走在了宋朝最大城市汴京繁华熙攘的街道上,因为5米多长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被放大至128米“铺”满整面墙壁,画中人物还会以鲜活、独特的动感方式呈现于眼前。
    中国国家馆的第二站,是一趟体验式的“寻觅之旅”。观众将乘上轨道游览车,进入一片梦境天地,中国数千年的城市文化,从农耕文明古国,到园林、庭院、拱桥……游人在小桥流水中,见证一座模型城市的迅速建造史,对话古今,解读中华智慧传承底蕴。除此之外,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国宝以及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国宝,也将悉数登场。
    第三站对城市生活的探索,集中在“低碳未来”的主题上。33米层展区,将聚焦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通过一场低碳的体验,展现中国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努力,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凸显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英国馆:颠覆想像,种子成亮点
   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
   造型亮点:种子圣殿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摘掉礼帽、脱下马甲、扔掉拐杖……英国决心在上海世博会上改变自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传统形象。前往上海的参观者们会看到一个富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英国展示在大家面前。
    想象一下你打开包装纸看见神秘礼物那一刻的惊喜吧。当英国馆的神秘面纱在你面前揭开,你的感觉或许就是这般。令人惊艳的设计,会颠覆你对英国的传统想象:没有沉闷,没有枯燥,完全是一座充满创新力的“活”的建筑。
    “种子圣殿”是此次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造型亮点。种子,不仅是自然界植物之源,也是此次英国馆修建的灵感来源。它象征着英国对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诠释,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创意和巨大潜力。
    这个长满发光“小刺”的建筑物是一个圆角立方体,外观上无任何支撑地立于公共广场上方,60858根“触须”亚克力光纤从内部向外延伸,每一根亚克力光纤长达7.5米,根部都放着一颗或者几颗由英国皇家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基尤千年种子银行”提供的种子,观众可以在展馆内近距离观察它们。因为亚克力光纤本身的特殊材质,那些向外伸展的部分将会随风轻摇,犹如一朵蒲公英,从而使整个建筑像一个活的生物。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放在亚克力杆里的种子,绝大多数在世博会结束后将依然存活。

   沙特馆:来自沙漠,最阔绰的“月亮船”
    主题:生命的活力
    造型亮点:丝路宝船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A片区

    有“石油王国”之称的沙特阿拉伯参展上海世博会,建造的并不是一座石油馆,而是一艘“丝路宝船”。乘上这艘船,回头可望见1000多年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场景;朝前看,象征中沙两国交流合作、中阿两大文明融合共生的一棵棵枣椰树,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沙特在上海世博会上对国家馆建设出手“最阔绰”,为了把沙特馆打造成一艘契合中东地理元素并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宝船”,沙特政府的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这艘“大船”面积7500平方米,在上海世博园区众多国家馆中规模仅次于东道主中国馆。
    沙特馆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规模仅次于中国馆,其灵感来自于沙漠中的绿洲:在地面和屋顶栽种外观类似椰子树的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是沙特馆的一大特色。掩映在枣椰树树荫下的沙特馆,如同一颗绿宝石;其被钢铁立柱悬空支撑起的圆弧形展馆,又像一艘“宝船”破浪前行。
    大船的构造更是高科技。主体建筑虽然没有一扇门和窗户,但光线十足,空气畅通。原来它不是从太阳那里直接得到光线,而是利用并转化光能。风则是从悬空的底部缓缓吹来,实现能源的环保利用。馆内除了展示绵延数千年的丝绸之路交流,介绍沙特地理位置、人口、历史、政治等国情,还有全世界最大的IMAX3D影院。游人将被1600平方米的屏幕全方位环绕,感受高科技的全新魅力。

   西班牙馆:以藤条为媒沟通东西方
    主题: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
    造型亮点: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在上海世博园大大小小的展馆中,一座用“藤条”手工编织的展馆将格外引人注目。
  这就是西班牙国家馆,围墙上,不同颜色的藤条拼接出汉字诗歌,充满诗情画意;场馆内,阳光透过藤条的间隙,稀稀疏疏地洒到参观者的身上。
  西班牙馆就好像一个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参观者宛若置身西班牙城市的街道上,亲身体验西班牙光辉灿烂的历史和人民的智慧。在上海世博会西班牙总代表哈维尔•贡德的眼中,西班牙馆是一座有艺术性、有吸引力的建筑,建筑材料是最环保、最传统的,建筑手段却是最先进、最先锋的。“藤条这项古老的手工艺无论在西班牙还是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藤条材料的广泛应用如同连接中西方的桥梁。”哈维尔•贡德说,西班牙馆顶部的太阳能板将为建筑提供能源,“西班牙希望通过这座完美的建筑,展示人类在发展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除去藤条外,钢架结构将是西班牙馆的骨架,支撑起整个展馆的流线造型。长达25000米的钢管骨架支撑起8524块藤编板。这种别具一格的造型,远望好似秋波荡漾,极具活力,又像是正在跳弗拉门戈舞的西班牙女郎裙裾摆动,热情奔放。西班牙就是用这样的建筑语言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对自然、对生活非常热爱的民族。

   德国馆:神奇的金属球
    主题:和谐城市
    造型亮点:悬浮于空中的建筑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由于德国馆的主体大部分悬浮于半空中,观众穿行于德国馆的底层,就如同走进迷宫一样,要穿过不同的空间、隧道、空地和院落。这种布局使游历展馆之路就像漫步城乡之间,观众有时如行走于小径,有时又要乘坐电梯,被带往不同的城区生活展厅。腾空而起的展馆正好给馆外景区搭建了一方既可以避雨又可以遮阳的天棚。整幢建筑显得轻盈而飘逸,向人们展示了德国人严谨之外的“个性创意”。
    事实上德国馆最大的亮点是一个名为“动力之源”的展厅,在那里,参观者们可以与展厅内的巨大金属球进行互动。由斯图加特大学的科学家们所设计出来的这个复杂机械装置,直径3米、重达1.5吨,球上共装有约40万根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声控装置感应到四周的呼喊声,并对呼喊声做出反应。
    通过观众的呐喊,这颗金属球将呈圆周状转动,并且迅速加快旋转;其间,各种来自德国都市的不同图像迅速显现在球体上。而后,转动的金属球渐渐地减速,直至停止转动。这时,大厅将笼罩于绿色光环下,厅内将蔓延一种融洽而又自然的气氛;很快,大厅上方呈现出蓝色的天空;此后,金属球面转换成地球;接着,地球上将出现一粒种子,这粒种子又生成为一朵花,象征着新生命的诞生。

   丹麦馆:骑车去看美人鱼
    主题:幸福生活,童话乐园
    造型亮点:环形轨道
    展馆位置:世博园区C片区

    骑自行车穿梭在环形轨道、带孩子们在游乐场尽情玩耍、品尝有机食品的野餐体验……2010年5月,这些洋溢着幸福和童话般的画面就将在上海世博会丹麦馆一一呈现。
    那位来自安徒生笔下的“人鱼小公主”,近百年来都未离开过哥本哈根港口,但这届世博会她将“出访”中国,倚坐在丹麦国家馆的水池边,与来自全世界的“粉丝”见面,成为童话乐园最美丽的中心。参观者可骑自行车进入丹麦馆环形轨道,与“小美人鱼”浪漫约会。
    从上空俯瞰,丹麦馆形似一个螺旋体,两条环形轨道最终上升汇成一个连贯性的平台,台下中心位置将是一个巨大的海水池,海水将直接用邮轮从哥本哈根港口运至上海,其逼真程度可令观众如同置身真正的北欧海滨。
    除了送来“小美人鱼”,丹麦馆还为参观者提供一次体验丹麦城市生活的机会。据丹麦馆参展负责人介绍,参观者可在广场外围的草坪休息野餐,骑自行车在环形轨道上穿梭,带孩子在屋顶游乐场尽情玩耍;也可以到底层迷你海滨,用足尖感受来自丹麦港口的海水。
    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来自于财富,童话中的自然与和谐才是快乐的真正本源,这或许就是童话乐园想告诉每一个参观者的吧。

展馆之“最”

    最“可爱”的展馆 ——日本馆
    主题:心之和、技之和
    造型亮点:半圆型穹顶如“太空堡垒”
    日本展馆形成一个半圆型的大穹顶,宛如一座“太空堡垒”。其实,这是一层含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超轻“膜结构”。这让日本馆成为一座会“呼吸”的展馆,同时也赢得了“蚕宝宝”的别号。

    最具生命力的展馆 ——俄罗斯馆
    主题:新俄罗斯城市与人
    造型亮点:形似“太阳花”
    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树)的根。 俄罗斯馆主要由12座白金塔、位于12座塔楼基础之上的立方体和内部设施组成。塔楼呈环形,外表挺拔,好比著名的俄罗斯民族舞蹈环舞的“建筑版”。

    最通透的展馆 ——波兰馆
    主题:人类创造城市
    造型亮点:以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
    波兰馆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当黄昏降临,变换色泽的室内光线穿透剪纸图案,使展馆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它还具有多个表面,为展览、音乐会和其它内部需要分割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主展馆的灯光将营造一种明暗错落的效果,内部的墙体也可以作为荧幕。 

    最魔幻的场馆 ——阿联酋馆
    主题:能源利用
    造型亮点:模仿天然沙丘
    阿联酋馆的灵感源于其国内独特而雄伟的自然景观——富于传奇色彩的险峻沙丘。外形逼真到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你都能清楚地辨识出沙丘的特征。

    最具乡村气息展馆 ——瑞士馆
    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造型亮点:红色大豆纤维
    瑞士馆最特别的就是缆车观景。乘坐缆车从地面到屋顶的整个过程大约10分钟,缆车每小时能运载3500人,并设有遮雨蓬,雨天也能正常运营。展馆最外部的红色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

    最有“灵魂”的展馆 ——尼泊尔馆
    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
    造型亮点:异域之魂
    尼泊尔馆被命名为“阿尼哥中心”,阿尼哥是尼泊尔的国家英雄,也是一位在中国有着较高声誉的尼泊尔古代杰出建筑工匠,他有生之年建造了众多的佛塔,北京就留下了他的伟大杰作——白塔。

    最浪漫的展馆 ——法国馆
    主题:“感性城市”
    造型亮点:脱离地面的漂浮形式
    漂浮于水平面的法国馆尽显水韵之美——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表演、水上花园。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的世界。法国馆就像一个漂浮在水上的白色宫殿,如镜的水面倒映着白色网格状的外墙。从空中俯视,这座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展馆,变成一块放置在黄浦江南岸卢浦大桥旁的巨大电路板,从屋顶到内墙面都有成片蜿蜒的绿色植物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唯美的凡尔赛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