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袁世凯、冯国璋宅邸—左右“冯”“袁”

    到天津租界地置地当寓公,曾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下野政客们一件颇为时髦的事情。之所以选在天津,一来租界地里安全,甭管谁上台,都不会跑到租界地里找麻烦;二来天津离着政治大舞台北京近,前台无论发生什么事,后院立刻知道,可进可退,十分方便。
    在天津的租界里,那些民国时期的总理、总长,还有北洋时期的各省督军及早年声名显赫的遗老遗少、官僚买办比比皆是,在天津的大街小巷几乎走过一个大院子就能说出一个人名,溥仪、那桐、袁世凯、冯国璋、唐绍仪、张勋、孙传芳…… 随便拎出来一个,就是军政界的大腕。如此多的大人物集中在一座城市的某一狭窄地域内,这似乎只有天津卫才有这般的“荣幸”。
    今天当人们从高楼林立的天津窥到那一百年前的津门旧影,偶然经过那些镶着白色玉石文物标牌的熟悉建筑,往往会恍然一惊,这些带着异国风情旧建筑的老主人,正是那些曾在租界地盖楼娶妾颐养天年,抑或是今朝当总统明日当寓公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界风云人物,为途经的人们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旧日心情……
    如果来到河北区海河北岸金汤桥南侧,背对海河,可以看到两幢风格独特的历史风貌建筑:左右“冯袁”。即左侧民主道50号~54号的冯国璋故居和右侧海河东路39号的袁氏宅邸。
    冯国璋(1859~1919),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人。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1916年,黎元洪出任当时政府的总统,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1917年7月冯国璋以副总统名义代理大总统。1918年去职。 
    冯国璋故居在旧奥租界二马路与河沿马路交汇处。是冯国璋于1913年以抵债方式购自奥工程师布吕纳的三所楼房。1915年,他委托一位德国工程师按原建筑风貌进行接建、扩建,并又增建四所2层楼房,修建了庭院花园,人称“冯家花园”或“冯家大院”。“冯家花园”内有太湖石、荷花池、小凉亭,绿树成阴,繁花碧草,景色优美。现为办公用房。 
    海河东路39号则是一幢北欧尼德兰风格的楼房,设计独特,典雅浪漫,是海河之滨一处标志式建筑。这幢楼房是袁世凯为自己选的房址,但他并没有住,所以不能称袁世凯故居,只能称袁氏宅邸。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而天津是他一生政治生涯的发祥地。袁世凯非常迷信,笃信数术,名相士无非子为其算命,断其“九九”。“九九”者,位尊之极,可当皇帝。但只当了83天皇帝,掐头去尾81天,仍是“九九”。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袁世凯在天津奥租界金汤二马路选了一块地,认为此地“贵不可言”,准备为自己建造落叶归根的豪宅。他委托其族侄和管家袁乃宽负责该项工程,由德、英工程师精心设计。从1908年到1918年,这幢豪宅建了十年才竣工,但此时袁世凯已经去世两年了。这所混合结构3层楼房,面向海河和街道一侧是山墙,尖尖的山花,装点着欧式的雕饰,山花上形成三个台阶式的水平层,水平划分清晰。屋顶小阁楼独树一帜,陡峭的红色屋顶在海河水中倒映,与高耸的亭楼相映生辉,构成海河北岸优美的风景线。 
    该楼有三个特点:一有“隐身处”,二有“脱身处”,三有“风水窗”。“隐身处”可用于藏身。在1楼的门厅北侧,有一扇门,透过上部的玻璃能看到临街的玻璃窗,这很平常,毫不引人注意。但在这两扇窗90度角一侧,却有一个“哑巴口”(为不带木门口的水泥门口)。进去后,有较窄的水泥旋转楼梯,上通楼顶,下通地下室,在这里,可供多人“隐身”。“脱身处”是从3楼凉亭外有外跨楼梯,沿梯而下,可通后花园的林阴深处,又有小甬道直通海河码头可脱身。设计“隐身处”和“脱身处”,说明袁世凯虽权倾朝野,但对动荡的时局并无把握,随时想着的是“隐身”和“脱身”。“风水窗”是在3楼正中部位专门设计了一个八角楼,有八角窗,各扇窗子均面向海河。中国传统“水”即为“财”,象征无数财富都流进袁氏大楼。 
    只可惜,这幢精心建造的豪宅袁世凯并没有住,后袁乃宽一家曾住过。袁乃宽,字绍明,袁世凯的族侄和亲信。1923年任北洋政府高凌蔚内阁农商总长,1924年去职来天津作寓公。袁乃宽迁出后,该楼曾空置了一段时间。多年来,由多户市民居住。 
    在近年来的海河改造工程中,该楼经修葺,整旧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