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天津意式风情区—一个全新的老地方

    从天津火车站出来,沿放射状的街道西行,大约10分钟,便会踏进一个不一样的街区:由青色石板铺就的街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科林斯式石柱,柱上镌刻着手持橄榄枝的和平女神。街道两旁的双层花园别墅,装饰着穹顶、塔楼、石柱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符号。
    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版图中,这里是独一无二的。这便是天津意大利风情区
    意式风情区的前身是原意大利租界,亦是意大利在海外唯一的租界。始于1902年6月7日,止于1943年。面积771亩。区域内除有少量公共设施外,绝大部分建筑为意大利风格的民居。
    1902年,意大利任命一个叫费洛梯的海军陆战队的中尉做项目经理,负责意租界的规化和建设,这就么一个机会,一个普通的意大利人永远地载入了天津的历史。在租界建设过程中以中意两国历史有着联系的马可波罗为名,将租界中心广场命名为“马可波罗”广场,这个名字一直保留至今。同时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建造了完整的道路网及完备的公用设施,建造房屋要求以意大利花园别墅为主,并严格规定沿街建筑不许雷同。
    广场周围别墅房顶多为意式角亭,有园亭、方亭之别,圆柱和方柱之分,并分别用圆拱、平拱、尖拱、连拱、垂柱进行点缀。这些角亭高低错落,构成优美的建筑空间,它们连同区域内100多座小洋楼,几乎囊括了意大利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风格建筑。虽然经过1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原汁原味的完好保存下来,成为意大利本土之外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地中海建筑群。
    由于租界区的相对独立性,当时许多中国军政要员离开政治舞台后,愿意将外国租界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而此时的意大利租界,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经此间文化保护工作者多方查证,截至目前,意风区已经确认包括民国总统袁世凯、曹锟、冯国璋,两广总督张鸣岐,交通总长叶恭绰,陆军总长鲍贵卿天津居住地在内的名人故居50余处。
  意式风情区里可以观赏到意大利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至今仍保留有30余座名人故居。几乎每一栋房子,每一条街道,都印刻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岁月风云,蕴藏着数不尽的故事。
    如果说上海新天地以石库门为特色,天津的意式风情区就是以小洋楼为荣耀。
    2000年,天津市政府决定对该地区意式风情建筑逐一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将该地区开发为集商贸旅游、文化博览、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异国风情区。
  2002年10月,由天津市政府主持修复的首幢意式风情建筑——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梁启超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史料记载,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1912年,40岁的梁启超结束14年的流亡生活,在天津买下地皮,请意大利设计师白罗尼欧设计住宅,后又修建了书斋“饮冰室”。梁启超在此居住了15年,直至病逝。这15年,正是梁启超学术研究和著述最多的时期。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曹禺的出生地与梁启超故居仅隔一个街区。在天津度过青少年时光的曹禺,在其《回忆在天津开始的戏剧生活》文章中写道:“我很留恋青年时代在天津的这段生活……我写《日出》、《雷雨》当然也得体验生活。这两个戏的故事情节都是我天天听得见、看得到的亲戚、朋友、社会上的事。”
  2007年,天津启动曹禺故居修复计划,将民主道23号、25号前后两栋二层意式风格建筑,辟为纪念馆,并在近旁新建小剧场,专门演出曹禺剧作。目前,曹禺故居纪念馆已经建成开放;新落成的曹禺剧场,正在为即将举行的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演出海选演员。
  2009年1月,以商贸旅游、餐饮娱乐为特色的新意街在意风区隆重开街。街道上意大利小镇格调的街饰,小街深处传出的意大利乡村音乐,以及充满欧陆风情的餐厅、酒吧、咖啡馆店招,无不营造着异域文化的浓厚氛围。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地道的意大利美食,亦可感受欧洲诸国的多元文化。
    近几年经过保护性的开发和修复,遍种奇花异草,引进西式餐厅和酒吧及露天演奏等娱乐项目,建成具有异国情调的风情街区,成为继古文化街之后又一个具有天津特色的旅游景点,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每到夜晚,这里流光溢彩,人们在优雅的环境中徜徉,充满异国情趣。天津很多音乐名家也经常在此驻唱,为这里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