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塘沽5年内30个行政村撤村建居

  按照全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要求,滨海新区塘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从滨海新区塘沽农村城市化指挥部获悉,继陈圈村和善门口村试点之后,黄圈村和湖北村撤村建居也于日前启动,截至目前塘沽已有4664名农民尝到了农村城市化的“甜头”,率先变身为“居民”。据悉2010年塘沽将陆续启动新城镇(南部新城)和胡家园地区8个行政村的农村城市化建设,5年内塘沽30个行政村将完成农村城市化建设。作为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塘沽将率先实现“有农业无农民,有农地无农村”的城乡一体化目标。
  这几天,塘沽原善门口村的李大叔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家里娶来了“市里”儿媳;而80岁高龄的李克平大爷去年7月开始月月领取580元养老保险,同时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险;原陈圈村的李春玉夫妇最近置了新房,买了新车,还投资了买卖。用原善门口村村主任马文修的话讲,就是两村百姓有福气,最先享受到了农村城市化的“果实”。
  塘沽农村城市化建设,纳入《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三年实施计划》;胡家园街道22个行政村和新城镇6个行政村组成的“新塘组团”,将以西部形成起步区纳入全市第三批示范小城镇建设试点为契机。按照《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发展要求,塘沽农村城市化规划区域围绕南窑半岛的开发,在海河两岸建设西部新城和南部新城。由于处于西部新城的核心位置,善门口村和陈圈村首当其冲成为试点村,两村4664名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转变了身份,享受到优惠的安置政策。根据安置规定,试点村符合安置条件的农民,人均将无偿得到45平方米住房面积,农民原来的土坯房和砖房拆迁后,可住进宽敞明亮的还迁楼房,农民土地征收后也将按照相应标准,得到相应补偿款。根据相关政策,陈圈村和善门口村居民享受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于有就业需求的居民,有关部门为其提供免费培训和一次就业机会。目前,塘沽通过两村撤村建居试点,完成征收集体土地744公顷,已基本完成农民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签约,“农转非”完成95%以上,安排农村人员就业、培训1736人次;农村城市化已签约人员的养老保障全部顺利完成。据悉,预计今年年底左右,首批试点村居民的还迁房将具备入住条件。黄圈村和湖北村已成立过渡居委会,征地、补偿、拆迁等即将开始。
  看到试点村的变化,其他村村民羡慕不已,纷纷要求尽快纳入试点。日前,在总结试点村经验的基础上,塘沽30个行政村全面启动了农村城市化建设“四项表决”,29个行政村表决赞成率超过90%,其中27个行政村赞成率超过了96%。
  为给转变身份的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渠道,结合农村城市化和做大做强街镇经济,相关部门还论证规划在丹拉高速公路以西建设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一期开发面积2.7平方公里。设施农业产业园规划设计已基本完成,正在审定之中;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开工建设。
  为解决农村城市化建设资金问题,塘沽农村城市化指挥部以滨海新塘建设发展公司为融资平台,与天津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授信贷款19.6亿元,解决了试点村农民安置和起步区建设部分资金。探索采用“BT”合作方式,融资18亿元,建设28万平方米农民还迁住宅。开展了与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洽谈中长期贷款。为取得土地收益、偿还贷款提前创造条件。
  目前,西部新城起步区腾飞道、海兴路、腾逸路等道路水系景观、社区服务中心、绿化苗木基地等工程已全部竣工;西部新城起步区81万平方米农民还迁住宅已开工建设,一期包括住宅在内的40万平方米建设进度平均已达“正负零”,部分农民还迁住宅达到地上三层以上。据悉,西部新城建成后,将容纳近10万人居住。据了解,通过农村城市化建设,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得到提升,土地得以集约利用,更将为滨海新区腾出40平方公里优良建设用地,为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提供宝贵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