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大沽船坞的“守护神”

——专访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王可有

  今年6月,天津市船厂(大沽船坞)厂长王可有以网络票选全国第三,专家票选全国第二的成绩被评为第三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十大杰出人物”。作为天津市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老厂长,王可有对保护滨海新区文化遗产——大沽船坞做出了巨大贡献:撰写论文、出书、找回遗失的文物、建立“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如今,已经在大沽船坞坚守50年的王可有依然为保护这里的文物古迹而忙碌着。
  大沽船坞历史深厚
  “天津市船厂的前身是清朝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始建于1880年,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工业的摇篮;曾是清代北洋水师舰船维修基地,也是经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而建的我国北方第一家近代船舶修造厂;中国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艇在这里建造……”
  说起大沽船坞的历史,几乎没有人比王可有更熟悉。1960年,14岁的王可有进入大沽船坞技校学习,开始听长辈们讲述这里的历史。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王可有喜欢钻研和大沽船坞有关的所有历史,他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老故事,了解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所积淀的深厚历史,“这里丰厚的历史让人着迷,更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金字招牌。”
  为大沽船坞建纪念馆
  面对历史文化底蕴如此丰厚的船厂,王可有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工厂不建一个纪念馆去记录它的历史呢?”1994年,王可有正式被任命大沽船坞厂长,上任后的第一个任务便是筹划建立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当时大沽船坞正面临改制困境,最困难的时候工人们连续4个月发不出工资。有人提议卖掉工厂的老机器换钱,但遭到王可有的强烈反对:“那些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一件也不能卖。”王可有日夜守护着厂里的“宝贝”。
  到了1998年,建纪念馆的工作有了进展。这一年,这个百年老厂交由天津市天马企业集团管理。同年,集团董事会决定拿出100万元作为筹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的启动资金。随后两年,王可有等人积极行动起来,大批珍贵的文物被找出来。2000年10月28日,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正式建成。
  不遗余力保护大沽船坞
  为了唤起人们对大沽船坞的关注,王可有撰写了《从大沽船坞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在网上看到照片说浙江曲县有一件刻有“民国八年大沽船坞造”字样的机关枪,王可有立刻和当地公安局取得联系,带回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机关枪,现在那柄机关枪就陈设在纪念馆内。滨海新区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计划中的中央大道通越海河隧道,将穿越大沽船坞地区。得知此消息的王可有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向有关部门申请隧道稍作修改,以保留大沽船坞遗址,得到新区有关部门积极响应,最后改变路线,将隧道往海河方向延伸了20公里,从而保住了大沽船坞遗址。
  按照规定,明年满65岁的王可有就要退居二线了,但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还将继续,坚守已经成为一种使命,被他刻在了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