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滨海新区上半年GDP增25.2%


新一代运载火箭基地


中航直升机总部基地


响螺湾商务区旷世国际大厦主体完工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31.28亿元,占全市比重一半以上
  财政收入480.7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6.60亿元,增长35.8%
  今年安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71个;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全面启动
  “十大战役”上半年完成投资638亿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开工
  建成空港、临港、泰达等4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形成2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主引擎,滨海新区全力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以“十大战役”为载体,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争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上半年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近十年最好水平,龙头带动作用更加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滨海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23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占本市GDP比重一半以上。财政收入480.70亿元,增长3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6.60亿元,增长35.8%。工业总产值完成5072.42亿元,同比增长38.1%。投资、消费、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7.3%、27.2%和26.5%,呈现“三驾马车”均衡拉动经济增长的特征。
  按照市委加快构筑高端产业高地的总体部署,滨海新区始终把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源源不断引进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大、投资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了“投产达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良性态势。新区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121个,开工面达到52.6%,比上年同期多22个,竣工项目60个。继2009年启动375个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之后,今年新区安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71个。在重大项目带动下,滨海新区已初步形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优势产业不断崛起。
  随着大飞机、大火箭、直升机、无人机、卫星空间站等一批引擎项目加速在滨海新区形成聚集之势,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完成了“奠基式”。天津滨海新区正崛起为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手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达到17%;汽车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辆;无缝钢管产量位居全国第一,胰岛素制剂产量全球最大;聚集了30多家国内外知名风电企业,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天津滨海新区不仅拥有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也拥有与之配套的国内最大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以及电池相关组件的研发、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随着中国RFID产业联盟RFID与物联网(天津)基地、天津RFID与物联网产业综合示范区日前在新区揭牌,滨海新区正在全力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物联网产业链集聚地,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芯片研发、标准制定、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卷标制造、检测中心等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集群。聚集生物医药企业100多家,产业规模近100亿元,年均增长率40%,逐渐形成了集产品研发、技术转化、生产制造、商业物流和展示交流于一体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特别是中国石化天津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1500万吨,“油头、化身、轻纺尾”的完整产业链预计拉动产值1000亿元。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正向着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方向不断迈进。作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新区工业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连续6个月实现35%以上增长。
  滨海新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动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已建成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等50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0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63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6家,博士后工作站达到66家。55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全面启动,组织实施了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其中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千万亿次计算机研制等国家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滨海新区着力探索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模式。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了一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成空港、临港、泰达等4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在航空航天、化工、冶金等产业形成20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建设中新生态城、天津开发区、滨海旅游区和中心商务区等4个低碳发展示范区,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新建扩建一批污水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1.6亿立方米/年,增加COD削减能力5.35万吨/年。
  围绕功能定位,滨海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全面融入和推进“十大战役”,进一步加快区域开发,统筹推进围海造陆、航道港池疏浚、土地平整、道路和标准厂房建设以及水、电、气、热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形成启动器、“吸附器”,同步推进招商引资,引导产业要素优化配置。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智能网络、新医药、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并积极筹备创建国家低碳经济综合试验区。通过打好“十大战役”,努力把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自主创新的领航区、新型服务消费的热点区、绿色经济的引领区、和谐社会的示范区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区。“十大战役”快速推进,上半年完成投资638亿元,占新区完成投资比重为42.9%。截至目前,“十大战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开工,区域配套设施日趋完善,载体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目前,南港工业区实现围海40平方公里,完成土地整理30平方公里;轻纺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中石化原油商业储备库开工建设以来,已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82亿元。临港经济区新增造陆面积5平方公里,造修船基地、机车修造、粮油加工、华能绿色煤电等产业项目进展顺利。滨海新区核心城区市容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新港地区道路及社区周边的提升改造正在加快进度,5条入新区道路绿化提升和21条道路综合整治有序展开。中心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39个项目、48栋楼宇全部开工,在建面积达560万平方米,海河开启桥建成通车;于家堡金融区起步区全面启动,首批“9+3”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进展顺利,完成投资6.8亿元,主楼实现主体封顶;生态住宅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低密度住宅9栋单体桩基已施工完毕,游艇会、金融贸易服务中心项目正在进行灌桩施工。滨海旅游区南部围堤临港新城6.2平方公里海域已完成,陆域已平整土地0.8平方公里,妈祖经贸文化园填海工程过半。北塘区域基础设施、征地拆迁、规划提升等工作快速实施,32个项目已开工28个。西部区域生活配套区启动,渤龙湖总部经济区建设提速,渤龙山庄一期投入试运营,天保商务园84万平方米总部经济大楼即将全面封顶。中心渔港滨海鲤鱼门竣工开街,5千吨级码头进展顺利,冷库项目完成基础施工。滨海建投、泰达控股、天保控股、海泰控股、天津港等国有大企业集团全力投身“十大战役”建设。
  新区各单位下大力气抓好产业链招商、在产企业增资招商和企业总部招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凸显成本优势、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千方百计吸引大项目、好项目入区发展。上半年,新区合同利用外资金额64.63亿美元,增长16.2%,占全市比重为78.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8.70亿美元,增长31.4%,占全市比重为65.4%;国内招商引资176.34亿元,增长29.8%。
  滨海新区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成立85个工作组,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截至6月底,各服务工作组共帮扶企业385家,受理各类问题1076个,问题解决率81.9%。开通了48部24小时服务热线,受理各类问题391个,问题解决率95.9%。
  自去年7月至今,来自滨海新区的近500家企业参加了新区举办的四届企业产需对接洽谈会,共签署了185亿元的采购合同,有效扩大了内需。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入全面实施、全面推进阶段,10个领域的20个改革重点项目和50个具体改革事项全面启动。重点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