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靠什么赢得“滨海速度”——天津滨海新区速写

               

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隆起带的一片发展高地,已经越“长”越高了。

22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5030.1亿元,增长25.1%。“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2.5%,这就是当地人津津乐道、引领整个天津发展的“滨海速度”。

作为全国三个“副省级新区”之一的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北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科学发展的实验场。与“滨海速度”相匹配的,是“滨海效益”、“滨海质量”。2010年,该区财政收入超千亿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

天津高新区、港口、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运作、大型工业基地……这么多体现区位、政策和体制创新优势的“称号”,集于一身,天津滨海新区在全国独一无二。

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空客A320总装线、中航直升机总装基地、天河一号超算中心、维斯塔风电等项目建成投产,新一代运载火箭、300万吨造修船、和谐型大功率机车、长城汽车等项目开工建设,正在托起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的全国制高点。

一片海边的盐碱地上,已逐渐崛起一座高楼林立、标准厂房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新城。

事在人为。天津人正在创造“滨海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滨海精神”。

体制一变 满盘皆活

新区之新,首在改革。

2009年11月,根据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委、市政府开启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大幕,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建立滨海新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同级机构比原有3个行政区大幅度精简,领导职数和行政编制也相应减少;

——组建两类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类是城区管理机构,成立塘沽、汉沽、大港3个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保留经济管理职能。一类是功能区管理机构,成立9个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

——形成“新区的事在新区办”的运行机制。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凡属于天津市权限范围内的,新区可以自行决定的事情,原则上都下放给新区。凡新区能办的事,支持先行先试。凡新区需要报送国家审批的事项,市有关职能部门不再审批,按程序报送。

新的行政体制激活了科学发展的“棋局”。一年多时间里,新区建立起统一、精简的管理机构。原先管理效能弱、协调难度大、行政效率低,运行成本高、要素资源难整合等积弊一扫而空。在新区,“公车改革”十分彻底,单位不设公车,改发交通补贴。

一个拥有240万人口的副省级新区管理机构,到底精简到什么程度?拿区委宣传部来说,该部只有22人,还与区文广新局的20人合署办公。人员少了,人浮于事的现象荡然无存。陪同记者采访的区新闻办桑云飞,自谓忙得连吃饭也以分钟计。

一年多来,行政高效能“浇出”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硕果:新区金融创新不断深入,渤海、船舶等产业投资基金成功运作,私募股权基金加快集聚。股权交易所、排放权交易所等顺利运营;启动建设13个街镇社区服务中心,社会管理创新经验还上了央视“焦点访谈”。

十大“战役”互比互看

新区之新,还在建设。

从去年起,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十大战役全面推进,累计完成投资近2000亿元,填海造陆150平方公里。

“十大战役”即同时建设十大功能区块: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中心商务区、北塘经济区……“眼下,这十大区块,就是十大工地。最大的是南港工业区,有300平方公里,最小的是中心渔港,也有18平方公里。”新区发改委外经商务处负责人白冰冰接受采访时说。

天津滨海新区委、区政府推动全面建设不可谓不给力。仿效天津市的做法,区四套班子领导率塘沽、汉沽、大港3个工委和管委会、9个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以及发改委、经贸委、规划国土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共计近百人,在2月18日,即区“两会”闭幕次日,开展为期半个多月的互比互看现场交流活动。

从南到北,由东到西,“百人团”每天实地巡视一个功能区块建设战场,现场交流体会,相互借鉴经验,寻找差距。待每个区块都察看完毕后,再集中召开区委中心组读书会,摆问题,求答案,确保决战决胜。

“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十大战役上,经常是‘白加黑’即白天加黑夜工作,‘五加二’即工作日和双休日均上班。”区新闻办处长赵杭说,“公务员工作的紧张程度,绝不亚于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在天津滨海新区机关,领导利用大家在餐厅吃早饭之际和夜间开会,几乎成了惯例,这被公务员们戏称为“早餐会”和“夜总会”。

抢抓机遇,和衷共济,敢争一流。这,大概就是催生“滨海速度”的“滨海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