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天津港57年历史铸就今日成就

2009年恰逢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这六十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新浪财经推出大型专题《甲子兴邦——中国经济六十年经济报道》,向共和国生日献礼。

  8月21日,新浪财经独家对话了天津港(11.84,-0.39,-3.19%)董事长于汝民,他为我们回顾了天津港从恢复运营到快速发展57年的风雨历程。成就、荣誉和辉煌的背后是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主持人:我知道您毕业以后就直接来到天津港,可以说您和天津港是一起成长起来的,您对天津港的历史一定非常熟悉,给我们回顾一下天下港是如何组建的,那时候中国的经济、社会背景又是怎样?

  于书记:天津港是一个老港,如果说是从它的开始有港可以追追溯到汉代。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它新港的部分是1952年重新开港的,河港部分一直是在运作,1938年在日本铅侵华时期建设了新港,为了掠夺华北地区的物资,新港建好之后基本上没怎么使用,后来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也没有正式运营。到解放之后,从49年到52年三年重复性的建设,1952年10月17日新港部分重新开港,天津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焕发了青春。到目前为止,天津港经历了4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2年重新开港,大约到1978年,也就是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恢复重新和恢复发展时期,1952年重新开港的时期,当年实现的吞吐量是72万吨,我们用了22年的时间,使天津港的吞吐量达到1千万吨,又用了14年的时间,使天津港的吞吐量上到2千万吨的台阶上。我是1986年从下面的公司到当时叫天津港务局做助理,正好是1988年,实现2千万吨的吞吐量。在这之后,我们大约每年是增长1千万吨的吞吐量。这是一个总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到1978年,在这个时候,是发展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到1978年的时候,新建之后也只有25个,198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港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探索期,也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可以一直持续到1992年,这段时间,那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国家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对外贸易急速增加,港口的体制明显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港口体制进行改革,当时改革的背景就是全国的沿海港口都出现大量的压港、压船现象,也就是说大量的船舶停留在锚地不能进港卸货,港口大量的货物挤压不能运出港外,出现这样的严重情况。导致了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对港口体制进行改革,天津港是全国港口体制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单位,我们是在1982年6月份,从原来的交通部直属改为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同时还有配套的政策,叫以港养港,就是自己创造的利润全部留在港口,用来发展建设,同时原来国家统收统支,创造的利润要上交,你要投资,国家再投入,同时的政策就是说国家也不再投入,称之为以港养港,在这段时间,天津港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8月16日视察天津港发表了重要的一段话,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主要是改革给了你们自主权,主要是用人的自主权。我们主要是进行改革的探索。从旧的体制向新的体制逐步的进行转变,但是到底发展成什么样的模式,应该说还不是很清晰。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2年到2002年,这段时间。从我们国家来看,这段时间主要是由原来改革的探索阶段,进入确立,我们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天津港也是这样的,原来改革是属于探索阶段,也不明确将来建立什么体制。从92年之后,我们基本上明确,我们国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企业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就是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期间,我们成立了股份制的公司,这个股份制公司由原来的职工持股到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股份制的公司,在1997年我们还有两个公司,在香港上市,我们还进入了国际的资本市场。

  从2002年到现在,基本上属于第四个阶段,这第四个阶段是快速发展的时期,那么这个时期就是说主要是我们天津港集团也发生很大变化,我们原来是刚天津港务局,后来实行政企分开,政治职能我们交出去,留下企业职能,作为一个集团公司,这个体制进行了改革。同时我们大量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我们在构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在资本市场上,我们不断的发展,募集资金发展壮大,加快发展。

  从吞吐量这个角度看,我们2001年实现了1亿吨的吞吐量,到2004年经过三年的时间,我们进入了2亿吨。我们从1952年开港到实现1亿吨用了整整49年时间,从1亿到2亿用了3年时间,我们从04年2亿吨,到07年3亿吨也是用了3年的时间。我们有指望到明年,我们再进入4亿吨,我们用3个3年上三个台阶,就是说发展的速度应该说是非常不一样的。

  我们回过头来说,从1952年开港到现在这个时间,我们用了57年的时间,我们实现了什么样的变化,首先是港口规模,由原来74万吨的吞吐量,去年完成了3亿5千6,由原来我们在世界上默默无闻的小港,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的第5位的港口,进入了世界前5强。这是非常快的,规模上来讲,我们发生了这样的一个变化。

  从港口等级上来讲,我们也发生了很大变化,52年重新开港的时候,只能进1万吨的船,当时说是万吨巨轮,觉得很了不起,我们现在是30万吨的船可以接待,当代最大吨位集装箱船舶可以接待。港口的等级,在世界上人工港上面是等级最高的,港口的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个方面的变化是港口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原来的港口就是货物装卸的场所,现在的港口不仅是提供这样的一个装卸的服务。我们现在还提供配套的像给船舶加油、加水这些相应的供应,我们还提供物流的服务,甚至是全程物流的服务。我们还提供一些港口的金融的服务。这些功能和以前也是完全不一样了。

  第三个变化就是说,我们工人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发生了很大变化,52年重新开港的时候,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靠人力来完成,人搭肩扛,1968年我进入天津港的时候,我做了半年的装卸工,别人说我是装卸工出身的董事长,这话也对,毕竟我一上班是做装卸工。我上班第一天,终生难忘,当时我体重是115斤,第一天就扛200斤的麻包,几乎是我体重的一倍,麻包往身上一放,腰都直不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这是我们在职工的劳动条件上,工作环境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有机会你到我们集装箱码头看看我们的中控室,基本上都是计算机在指挥生产作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和以前真是大不一样了。这是第三个变化。

  第四个变化,就是说我们的整个的现代化的水平是不一样了。原来我们在60、70年代,以至80年代,我们到国外港口,觉得他们的设备很先进,我们很羡慕他们,对他们是仰视,现在我们的装备在世界上最先进,不论是装卸设备,还是信息系统都是在世界上是一流的。我们的现代化水平非常高了。

  同时标志我们现代化水平就是说我们员工的知识化水平和以前比也有了很大提高,以前我们是劳动密集型的,别人称我们港口的工人是扛大个的,卖苦力的。现在来讲,我们绝大部分的员工都具有大本以上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原来不一样了。

  我们现代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个是装备现代化,一个是员工的知识化。

  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国际化水平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那么原来,我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属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股权结构是非常单一的,就是国有。现在我们实现了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国际上著名的物流公司和码头运营公司在我们这里投资和我们进行合作。同时我们也有海外的上市公司,在那里运作,港口整个的国际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57年过来,我们走过了这么一条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