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高赓恩:名扬津沽的翰林

    津沽大地地灵人杰,北塘的名人辈出向来被认为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并为北塘尘封的历史卷宗写下了最耀眼的一笔。“学馆文社遍布,文风极盛,进秀才、中举人、点进士,赴任为官者不乏其人”。据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字显示,在明末到清末的 200多年间,通过科举并求得功名的逾百人,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有这么一位:

他是清末王储的老师,他是最后一位翰林,他是满清予谥最后一人。

高赓恩:名扬津沽的翰林

    “高翰林”是塘沽人对高赓恩的尊称。《塘沽区志》中介绍:高赓恩(1841年-1917年),字曦亭,北塘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馆散,授职编修。后充国史馆协修,奉旨在上书房行走,简放四川学政,充湖南正考官,奉旨授溥隽读,教习庶吉士,充任协修,奉旨记名以道府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赏四品京尝入值弘德殿。

高赓恩曾经飞黄腾达,红极一时,一场与他无关的政治风云却让高赓恩成了殉葬品。

    高赓恩出身于书香门弟。祖父高天秩天资聪慧,十几岁随父游天津,路经军粮城,曾作《铁泉记》,文字清新,寓意古雅,由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宁河才子,可惜只活了20岁就谢世了。父亲高静,清道光甲辰年中举,但七次会试都落榜,从此清心寡欲,不慕荣利,后学多有成就,著述颇丰。高赓恩从小受到书卷熏陶,成为高氏三代人中仕途上的成功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高赓恩飞黄腾达的一年。这年,慈禧太后册立总理大臣载漪的儿子溥隽为大阿哥(即皇储),把汉中道台任上的高赓恩接回京城任溥隽的业师。这意味着倘若溥隽他日登上皇位,高赓恩就会因为是皇上的老师而爵高位显,而且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
    不过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正当高赓恩红极一时之际,慈禧太后屈于帝国列强的压力,对扶清灭洋的义和团由利用转为镇压。溥隽的父亲载漪因曾唆使义和团围攻使馆,被各国公使视为“祸首”。慈禧太后舍车保帅,载漪成了替罪羊,被革职充军新疆,溥隽随之被废。高赓恩幻觉中的“大厦”震毁了,连原有的官职都没有保住,他被解职归里。
    一场与高赓恩无关的政治风云却让高赓恩做了殉葬品,这正是高赓恩的悲剧所在。于是,他在归里后的一首诗中写道:
    风飘宦海刚离岸,雾暗愁乡别有村。
    西燕东劳谁逆旅,后狼前虎忽当门。
    贞松几绊凌霄蔓,葑草偏滋鬼国根。
    舍外蚊蝇挥不去,幽居直此  藏  。
    高赓恩将这首诗寄给了新河亲戚许兆禄。新河人许兆禄与高赓恩有姻亲,擅长诗文,20岁应宁河县试考中第二名,但不久废止科举制度,断了仕途前程。无奈坐守田园,放情诗文,留《老鹤吟草》诗集传世。高赓恩认为,只有许兆禄的处境和诗才能最理解他归里后的心境。

归里后的高赓恩安度晚年,与故旧诗酒唱和,心态平和。

    高赓恩归里后,居于芦台药王庙园子。园田半亩,茅屋数间,自题斋额:“破四万卷之庐”,与故旧往来,诗酒唱和,安度晚年。卒后被逊帝溥仪赐谥“文通公”,成为满清予谥的最后一人。
    高赓恩为官廉政奉公,不谋私利,不仅洁身自好,而且影响门生和同僚。在朝任职的时候,翰林刘沛然出任安徽太守,高赓恩为其饯行。席间送长句作别,诗曰:“子之去兮一马羸,子之来兮五马黄;肥马何荣羸何辱,愿载清风归故乡。”希翼他的同僚做个有惠政的清官。
    高赓恩做人也不只独善其身,而是善于人同。晚年在芦台居住时,与东邻蔡巡检十分默契,时常互勉,把自己混为一个普通的庶民。蔡卒后,高赓恩写给蔡的挽联,说明了这一点:“君由幕而官,由官而隐,隐处常无买酒钱。请看杜老篱边,斜日每教扶醉去。”“我以客为主,以主为邻,邻墙共汲浇花水。那料阮公宅畔,东风忽卷哭声来。”
    高赓恩为官做人的行止,在民间的传说里得到佐证,感人至深。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得见高赓恩的诗文有着浓厚的造诣,当时堪称北方大师。比较他在诗文方面的成就,诗长于文,而楹联最见功力。代表作当推颂咏清王朝的一副对联,上联为:“顺天康泰雍澈乾坤嘉圣道,”下联是:“治国熙和正逢隆世庆恩光。”这副对联,不仅囊括了从顺治到道光六个皇帝的年号,对每个皇帝都作了精到的评价,而且横读竖念皆成文,虽有粉饰皇权之嫌,但又不能不叹服他的才气。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高赓恩的书法。有资料说,当初他被慈禧看中选做皇储溥隽的讲师,除了他的常识和道德文章外,还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初宗赵孟  ,俊秀而潇洒,后来将字写得刚劲、清雅、飞动、自成一家,在宫廷和民间都是不可多得的墨宝。然而家乡人向他求字并不难,“文革”前,北塘不少人家有他的真迹,可惜都被那场浩劫荡尽了。留在宫廷的,我们在北京颐和园慈禧下榻处卧床两侧,发现了他的一副字挑,算是高赓恩的书法珍品。(文/于辉)

编者手记:
    北塘地处塘沽区最北端,东临渤海,毗邻天津港,自古被称为“泽国之乡”,不仅自然环境优良,清初就是京津和冀东地区的渔业重镇、海防重镇,而且历史文化悠久——明朝嘉靖年间,朝廷为防御倭寇在这里修建了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从这里登陆,攻入北京;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击沉的“高升号”运兵船从这里启航开赴朝鲜;闻名东南亚的湛山派鼻祖、高僧  虚法师在这里出生;因力谏僧格林沁亲王而被咸丰皇帝御封为铁脖子御史的陈鸿翊、主持三次科举考试的清末王储大阿哥溥隽的老师高赓恩都是这里的人;清末洋务运动中许多事、许多人与这里有着密切的关系……难怪许多史学家赞誉它“一座小渔村,半部晚清史”。

    图解:行书片为四尺宣,节录王羲之《兰亭序》片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两方印记,第一方阴文“高赓恩字曦亭”,第二枚朱印“道光生人,咸丰秀才,同治举人,光绪进士”。
    从“甲寅春抄”落款得知,作品是“高翰林”回归故里在家“渠塘文阁”中写给“再  ”,也就是其侄孙的纪念品。
书法俨然是赵孟  遗风。书法法度严谨,字体秀丽。笔法圆润流畅,行书片《兰亭序》笔力雄劲,飞白自然飘逸,深得晋唐书法精髓,应为“赵”体上品。几枚印章刀工老道,章法严谨,不知是否为“高翰林”亲手所刻,从其成就来看不在书法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