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作用
■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服务功能
■加快农村“三区”联动建设步伐
布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结局。自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力战略布局调整,在全市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前瞻性地提出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各郊区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在默契配合、互比互学中,目前已初步形成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全市多点支撑、多元发展、多极增长的崭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全面打响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十大战役”,推动中新生态城、东疆保税港等九大功能区建设,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新区。目前,全市940个大项目中,整体或部分在新区的有325个,占34.6%,其中工业120个大项目中有97个在新区,占81%。此外,新区建成了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4个企业技术中心,建成了25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天津机场一期工程和保税区海空港等一批物流基地,综合通关时间由60小时缩短至2小时,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功能明显增强。今年上半年,新区生产总值增长25%,高于全市7个百分点,龙头作用进一步显现,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在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下,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全面提升,中心六区按照“金融和平”、“商务河西”、“科技南开”、“金贸河东”、“创意河北”、“商贸红桥”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区属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到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4。全市80%以上的总部型及地区总部型内资银行聚集在中心城区。“十一五”期间,伴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城市中心商业商务区建设的加速,现代商业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截至去年年底,全市6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百货零售商场有60家,销售总额达到136.5亿元。目前,国内国际知名百货零售商场纷纷进入天津市场,高中端百货商场已经搭起加快发展,并与外资百货零售企业相互竞争实现共存的格局。中心城区越来越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风貌。
在全市一盘棋的格局中,郊区县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十一五”期间,本市成功破解了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土地和资金瓶颈问题,探索了以宅基地换房办法建设示范小城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目前,本市已在各郊区县的32个镇、6个村开展了四批示范小城镇试点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农民还迁住宅和配套公建3300万平方米,涉及420个村、25万户、68万人。截至目前,共有9个试点项目建成,15万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提升,市政府已批准31个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好的区县工业园区作为市级示范工业园区,成为保障小城镇农民就业、推动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本市还把设施农业建设与示范小城镇原有的宅基地复垦结合起来,实现了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通过科学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在彼此整合、相互渗透、优势互补中焕发出巨大的活力。滨海新区在支持中心城区发展、支持郊区县发展、与中心城区和区县互动发展、援助区县发展四个方面提出了22条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滨海新区和各区县的联动发展。